编者按:2025年初,美欧围绕乌克兰稀土资源的争夺骤然升温。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大国竞争交织的背景下,稀土资源已成为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博弈的焦点。本期“环球圆桌㊣对话”邀请三位嘉宾㊣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继美国以“安全保障”为条件向基辅施压签署矿产协议后,欧盟紧跟着推出了“互惠合作”计划,双方在争夺乌克✅兰稀土开采主导权问题上突然从盟友变成了针锋相对的“敌手”。这场看似突兀的资源争夺战,实则折射出美欧对全球供应链重塑的焦虑、对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构野心,以及乌克兰在战火中被迫沦为“资源抵押品”的残✅酷现实。稀土因其广泛应用与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带有✅鲜明✅的“工业命脉”属性。从电动汽车电池、半导体制造到战机㊣隐身涂层,许多尖端技术都强烈依赖稀土材料的特殊性能。在新能源领㊣域,钕铁硼永磁体能使风力发电机效率提升30%以上,还可被用作电动车驱动电机的关键材料;在电子信息领域,铕、铽元素制造的荧光粉赋予LED屏幕高色域显示能力,光纤通信则依赖铒元㊣素实现信号稳定传输;在国防军㊣工领域,导弹制导系统、战机雷达和核潜艇推进装置均依赖稀土材料提升性能。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一架F-35战机需消耗400公斤稀土材料。即便在传统工业领域,稀土合金也能使钢铁耐腐蚀性提高50%,石油裂解催㊣化剂效率提升40%。美国和欧洲为何齐齐盯上了乌克兰?原因在于,乌克兰纸面上的矿产资源禀赋颇具诱惑✅力。据乌方数据,在欧盟认定的34种关键矿产中,乌克兰拥有22种,包括占全球储量7%的钛、占全球储量㊣6%的石墨,大量的锂及稀土元素,美国中情局对其矿产的评估总价值㊣高达✅14.8万亿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暗含三重战略想象:第一,地缘替代价值。乌克兰的锂可以有效满足欧洲电动车发✅展需求,钛能支撑航空航天产业,而稀土则被视为对冲中国出口管制的战略“保险”。第二,地缘政治杠杆。控制乌克兰资源意味着间接削弱俄罗斯的谈判筹码。现阶段的情况是乌东四州的锂、钛矿已处于俄方控制下,美欧需要想办法将剩余矿区纳入㊣西方资本主导的开发体系,以有效压低俄方在和谈中的“报价”。第三,经济捆绑工具。美国㊣提出的“重建投资基金”要求乌克兰将50%矿产收益注入美乌共管基金,其本✅质是以资源抵押换取援助,从而形成长期经济附庸。然而,这些愿景也面临着严峻现实的挑战。首先,乌克兰的稀土㊣数据多源✅自苏联时期的勘探,在缺少现代评估的情况下,实际可开采规模存疑。其次,乌近50%的矿产㊣位于俄控区,稳定供应难✅度很高。苏梅州稀土运输走廊平均每月遭受无人机袭击4.3次,敖德萨港稀土专用码头建设因保险费用过高三次流标,过去规划中的稀土出口枢纽马里乌波尔港如今在俄方掌控之下。最后,技术、环境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障碍。基辅能支配的矿区基础设施普遍受损严重且自动化程度不足,现有设备损耗率高达43%。开发这些矿✅产至少需要4年及数十亿美元投资。日丹诺夫斯克矿床铀含量达0.15%,超出欧盟标准7倍,环保技㊣术缺口导致尾矿库建设成本增加35%。这些技术瓶颈也导致预算飙升,乌克兰很难独立开采,进一步压缩了基辅当局的决策空间。这种“远水难解✅近渴”的矛盾,却依然挡不住美欧对乌克兰稀土的争夺,是因为这场争端已经超越了稀土本㊣身,是后冷战时代地缘战略的延续与升级。站在美国角度,既希望削弱俄罗斯对顿巴斯地区等乌东资源带的控制,同时构建起排除中国的稀土供应链,也意图通过㊣联合基金掌控乌克兰重建主导权。站在欧盟✅角度,强烈的自主性焦虑由来已久。一来欧㊣盟90%的矿产品依赖进口,新能源产业一直缺乏稳定的发展基础;二来担忧美国单边主导欧洲事务;三是试图以资源合作绑定乌克兰,防止其倒向美国。各方围绕乌克兰稀土的㊣战略博弈和“援助杠杆”,使乌克兰的领土完整进一步沦为大国交易的牺牲品水晶产地。总之,乌克兰稀土“争夺战”不仅是经济利益的博弈,更是大国重构全球供应链、重塑国际秩序的战略角力,是工业文明“资源决定✅论”在数字时代的升级:从石油到稀土,从领土占领到✅协议控制,资源始终是权力博弈的终㊣极标的。如何摆脱资源依赖的桎梏、打破“为资源✅㊣而战”的永恒循环,是最✅终超越“资源决定论”的历㊣史惯性、建立平等互惠国际秩序必须解✅决的难题。▲尽管近年来,美国采取多种措施试图减少对中国稀土产品的依赖,包括尝试与澳大利亚等国加强稀土资源开发合作等,但这一进程并不容易。事实上,不同国家稀土资源的存储形态千差万别,全球已发现的250种稀土矿物中,90%以上以伴生、共生的形式存㊣在,简单移植他国的技术路线必然导致效率损失。而要想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环保开发,就离不开对关键知识与各类参数条件进行长期的积累和大量试错。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科技革命加速的背景下,围绕稀土的争夺不仅是资源控制权的较量,更是产业链主导权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这场全球博弈中,中国凭借数十年积累形成的完整产业✅链与技术壁垒,构筑起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也为全球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稀土产业的全球地位,绝非单纯依赖资源禀赋。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储量约占全球✅的34%,却贡献了全球92%的冶㊣炼分离产量(2023年)。这种“资源—产业”的错位发展,源于对产业链的系统性构建。从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到分离冶炼、材料加工,中国已形成全流程生产体系与日益稳定的竞争格局。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萃取剂研㊣发矿产属于能源吗、催化剂应用等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了㊣专利集群,依托全球最大的化工产业体系,可将萃取剂成本控制在欧美企业的1/3。中国作为全✅球当前稀土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国家,其背后是数十年方式和流程的持续优化,以及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影响而付出✅的艰辛努力。这种产业链优势的构建,本质上是工业化进程中“技术㊣—市场”双轮驱动的结果。一方面,中国通过《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对稀土冶炼技术实施分级管控,目前四大类核心提㊣炼技术被列入禁止出口清单;另一方面,国内市场规模优势也在倒逼技术迭代。以北方稀土为例,其高㊣纯氧化镧生产成本较国际同行低30%,分离效率却高出40%。这种“核心技术保护+市场培育”的模式,使得中国稀土产业形成了㊣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闭㊣㊣环。技术壁垒的构建还体现在全要素协同上。以磁性✅材料为例,从钕铁硼永磁体的晶界扩散技术到耐高温涂层工艺,需要材料科学、化学工程、装备制造等多学科交叉。中国建立的“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已整合68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中试放大的创新链㊣条。面对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西方国家的“脱钩”尝试屡屡受挫。澳大利亚一公司耗时10年建设的马来西亚冶炼厂因环保争议多次停工;美国国防部投入15亿美元重建稀土供应链,但2023年其分离产能仍不足需求的5%。这种困境折射出稀土产业的根本规律:资源开发必须服从㊣于技㊣术逻辑。这种结构性矛盾势必导致市场“用脚投票”——大量初级产品流向中国,加工后再以高附加值材料形式出口。国际能源署(IEA)的2024《全球关键矿物前景》报告认为,到2030年中国稀土冶炼占比虽降至77%,但仍是其他国家总和的3.3倍。市场规律证明,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稀土供应链仍难以绕开中国枢纽。稀土的全球博㊣弈揭示了一个深刻命题: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进程中,资源竞争不应沦为“新殖㊣民主✅义”的翻版。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真正的产业优势来自技术创新与生态优化的良性互动。唯有将技术创新置于地缘博弈之上,将产业协同置于“零和”对抗之外,人类才能真正实现从“争夺资源”到“创造资源”的文明跃㊣迁。▲美欧在乌克兰稀土资源上的✅激烈争㊣夺,暴露出全球资源竞争的新态势。但将视野局限于稀土资源,显然低估了全球资源博弈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从能源矿产到粮食水资源,从关键矿物到生物资源,一场关乎未来发展的全球资源争夺战正在悄然展开。面对“后疫㊣情时代”和激烈的✅地缘政治冲突,全球资源供给和分配格局不断重塑。作为地缘政治冲突焦点之一,俄乌冲突直接引发了全球资源分配格局大动荡。俄罗斯作为能源超级✅大国,其天然气储量占全球近20%,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8。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高度依赖,令其在俄乌冲突中陷入两难;而美国借助“页岩气✅革命”实现能✅源自给,使其在全球能源博弈中占据了主动。实际上,美欧等发达国家长期深度参与地缘政治冲突并展开日益激烈的资源争夺,稀土只是冰山一㊣角。在稀土之外,从传统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到新兴的锂、钴、镍等关键矿产资✅源,都是资源争夺的战略焦点。这也使得钴产量占全球70%的刚果(金)、锂储量占全球㊣58%的智利和镍储量占全球42%的印尼的资源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然而,随着✅近年来西方国家一方面加大对本国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争夺其他国家资源矿产,还时不时动用制裁“大棒”对关键矿产资源大国进行✅打压,资源出口国纷纷加强资源管控。印尼宣布计划将2025年的镍矿开采量降至1.5亿吨,相比2024年产量下降45%;刚果(金)限制钴出口四个月,全球资源供给不稳定性日益突㊣出,促发了关键能源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尽管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但化石能源㊣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进一步凸显了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性;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使锂、钴、镍等新能源金属成为新的安全关切;全球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则加剧了粮食和水资源压力,让粮食和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乌克兰作✅为“欧洲粮仓”,其粮食出口对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水资源争夺在中东、非洲等地区愈演愈烈。而关键矿产资源安全形势严峻,锑、铍、铋等关键矿产供应链高度集中,其供应安全直接关系许多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供应链安✅全,推动供应链区域化、多元化。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资源格局,各国需要树立新的资源安全观,加强科技创新,深化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全球资源安全,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博弈不是“零和”游戏,合作共赢才是正确选择。就像人不应该抱着金砖饿死,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资源治理体系,实现资㊣源合作的包容互惠,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面对日益加剧的全球资源博弈,保障资源安全可持续,推动全球资源合作应该成为中国的战略重心之一。首先,资源✅安全需要统筹规㊣划。国家资源战略保障应形成系统性安全思维,建立涵盖能㊣源、矿产、粮食、水资源的综合安全观,加强资源战略储备,完善资源预警机制,提升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其次,科技创新是破解资源困境的关键。加强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创新,减少对关键资源的依赖。再次,资源合作是必由之路。应加强国际㊣资源治理,完善资源市场机制,维护资源供应链稳定。通过推进资源领域国际合作,构建起㊣互利共赢的资源伙伴关系,加强资源外交,深化与资✅源国㊣的战略合作。最后,合理利用关键资源、技术比较优势的武器。针对某些国家蛮不讲理的单边制裁,要灵活运用合理手段进行反制。事实已多次证明,展示充足的战略威慑是维护资源安全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断面比例为90.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主要超标指标为化学
尽管这些年新能源发展得如火如荼,可是石油的重要性依然无可替代,起码在未来30年内仍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能源。在美国页岩油
近日,2025年广西地矿局工作会议传来消息,该局去年地质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探获经储量评审的矿产地31处,其中,金
天然气作为如今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重要存在,它不仅能给我们供暖,还要给发电站提✅供燃料□□□、给新能源助力等等。
标题:动漫文化与商业化:《鬼灭之刃》中香奈乎角色乳液事件引发的反思 【引言】 动漫行业的商业化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
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面对当前焦煤焦炭价格下跌✅的市场形势,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组织、加强成本管控㊣等手段提㊣升经
近日,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凌云二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爱石家庄”社会实践活动,聚焦居民户内燃气安全隐患问题。1
在日常生活中,天然气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但它的安全隐患也是令人担忧的。近日,深圳市日曜电子有限公司获得了一项令
可燃冰,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神秘,但其实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它的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由水
每经AI快讯,3月17日,新加坡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跌幅超2%新加坡铁矿石实✅时行情,现报101.55美元/吨;大商所铁